大家都知道「數位轉型很重要」,通常第一步是弄網站或導入系統等,但這樣其實從一開始就會走錯方向。
網站、APP、系統或任何工具都是戰術手段,而戰術的成功必須建立在清晰的戰略之上。如果背後沒有策略,最終可能只是感覺做了很多事情,卻沒有帶來任何成長,或者你也不確定應該期待哪個部分有成長。
網站對於一整套策略,除了版型漂亮還要能夠和行銷接軌、支援銷售、推動組織營運。這篇文章會從三個層次來談,「不要急著做網站」的核心理由。
如果你正在評估網站改版或想開始數位轉型,那麼請先讀完這篇,或許會為你省下好幾十萬的錯誤成本。
當一個企業覺得「需要改版網站」,真正的問題往往不在網站本身,而在於更深層的營運困境沒被正確診斷。比如流量低、詢問少、成交差,這些看似是「網站表現不好」,但實際上可能是品牌定位模糊、行銷漏斗斷層、客戶體驗不佳所導致的結果。
就像是大戰略裡面的其中一個戰術,戰術的勤奮無法掩蓋戰略的怠惰,如果沒有制定好戰略,即使戰術打得再漂亮也無法改變局勢。
「網站」這項工具所扮演的角色,應該是承載你的商業策略、延伸品牌的語言,進而帶起行銷流量、啟動轉換與互動流程。如果這些策略沒有先釐清,網站再怎麼漂亮,都沒辦法撐起後續的商業成效。
舉個例子,假設網站做得超級漂亮,但使用者快速瀏覽後根本搞不懂到底提供什麼服務,或者對自己有什麼好處,那他們就只是花幾秒鐘看完一個漂亮的網站而已,不會有後續故事發展。甚至是,網站裡面談的內容和實際店舖所展現的風格完全不同,那也會引發更多災難。
當然不僅是網站,導入系統或經營社群等也都是一樣。
預算不夠精準、功能需求不明確、部門溝通失敗,這些問題都不是設計師或工程師能解決的,應該先釐清「你的目標」或「你到底想解決什麼問題」,這些是策略層的問題、經營者該先釐清的商業目標與組織共識。
與其急著問「怎麼設計、做什麼功能、用什麼系統」,不如先問清楚:
如果這些前提都還沒釐清,任何設計與開發的投入,最終都可能變成「投入很多資源,改來改去,結果最後發現完全沒有效益」的災難。
我常講一句老話「越急就會越慢」,前期投入多一點時間釐清方向,先把策略討論好,後面的方向才會走對,經營者才有辦法將核心主軸傳達給其他人。
假設某個傳統製麵廠是一間在地經營三十年的製麵工廠,第二代接班後希望導入數位工具,以下是他們釐清後的輪廓。
這樣釐清,會讓後續每一筆預算都花得更準,也讓所有人走在同一個方向上。不用再猜來猜去,討論也不再流於「好不好看」,而是聚焦在「這樣有沒有解決問題」。這就是策略的價值。
剛剛提到把網站或系統等單一工具,當作「戰略」的思維,很容易讓企業抱持錯誤的期待,以為網站上線就會開始賺錢,或者導入系統就會馬上改善營運流程。真正成熟的數位轉型,必須把網站放在整個策略拼圖裡面看待。
我們也提到必須談清楚目標,把戰略當成一張大拼圖一樣,先描繪拼圖完成後會是什麼樣子,再佈置裡面的戰術小拼圖,每塊小拼圖都執行到位就有機會完成大拼圖。可能包含:
回到我們剛剛提到的那間製麵廠,他們就不是單靠一個漂亮網站來轉型。先描繪整體拼圖的樣子,再逐步安排每塊小拼圖怎麼放上去。
先處理好策略,就能清楚知道每套戰術是為什麼而制定。願景、工具、流程、團隊、能力、資源全部盤點後,再一步步落地,這是數位轉型真正該走的路。
當企業開始思考數位轉型,最重要的起點不是挑工具,也不是比較報價,而是回到核心問題「你現在的目標是什麼?」,先把目標想清楚,後面一連串的事情都會在穩固的基礎上進行。
覺得很困難嗎? 如果你不想再走「做完發現不知道在幹麻」的老路,歡迎和我們聊聊。我們會用顧問式的方法,協助你從策略開始釐清,把這些「想做的事」串聯成一條邏輯清楚、能落地的路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