會議室清單
系統主要畫面,大部分動線的起點。
神達集團的會議室預約系統,比初版預約系統更便利的操作體驗。幫助員工在每日工作流程減少阻力,是數位轉型的重要任務之一,新版的會議室預約系統就做到這點。輕鬆查看多間會議室狀態、順暢的預約動線,以及小巧思的快速預約功能,每個從人的角度去思考的部分,都讓成品更貼近實際需求。
企業內部系統會關係到保密性,畫面僅以黑白設計稿呈現。
神達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MiTAC 成立於1982年,前身為神達電腦,是台灣科技產業的重要代表之一。總部位於桃園華亞科技園區,帶領旗下事業體在雲端運算、AI基礎設施、車用電子與智慧物聯網等領域深耕。
神達集團近期致力於優化營運流程、強化數位工具,為員工創造更良好的工作環境。其中「預約會議室」是集團內部最熱門的服務,大家每天都在搶會議室,多年前開發的會議室預約系統,放到現在來看,操作方式和功能已經不那麼適合。因此,神達決定為會議室預約系統進行大改版。
會議室預約系統出版已經使用多年,大家都知道舊系統需要優化,但因為每個人都有想法,要統整成千上萬個想法會是一項大挑戰。
我們必須反覆溝通討論、反覆打稿確認,先將反饋統整為幾個關鍵需求,再為關鍵需求規劃提案。每個階段都要達到共識才能進入下個階段。
原本規劃會議室的呈現格式是單張卡片,使用者輸入搜尋條件後,系統給予符合條件的其中1間會議室。溝通討論後,卻發現這樣的規劃與集團同仁們的使用習慣相違背,而直覺式的表格樣式,則會有欄寬不足以呈現完整資訊等問題。
最後仍決議採用表格樣式,因為集團同仁需要一次查看多個會議室,再自行判斷想要租借的。至於資訊完整度的問題,我們先將資訊分為「必須在清單看到的概略資訊」和「可以後續再閱讀的詳細資訊」2種。
當滑鼠靠近時該欄寬會變大,初步顯示概略資訊,點擊開啟彈跳視窗後才進一步顯示詳細資訊。如果會議室數量超過表格X軸,則畫面可以向右捲動。
靈機一動的小巧思,在原本的常規功能旁邊,建立一條輔助動線,放上快速預約按鈕,供當下需要立即預約會議室的人使用,不用思考太多、不用設定條件,直接拿到會議室就好。
但即便是直接拿到會議室,還是要思考使用者適合哪個範圍內的條件。剛開始只是小巧思,沒想到後來變成困難的討論,好幾次意見分歧,難以定案。
看起來不是單一條件就能得到適合的答案,於是我們從「使用習慣」這個角度來推敲,得出結論是只要別離慣用會議室太遠,哪間會議室都可以。
最後定出「30天內預約過的會議室、同樓層的會議室、同大樓的會議室、同區域的會議室」這幾個規則,當第1個規則無法篩選出會議室,就採用下一個規則,依序由左至右。
當畫面要操作的功能變多,要確保操作順暢度就會有難度。
從設計上就要先考慮,功能的優先順序,減少同一個畫面內的多工操作,以及分配哪些部分需要預先載入、哪些部分交由後端提供。再來與 AI 協作逐步優化元件,從前端減少每個元件的負載。
本系統以「效率」與「直覺」為核心設計,讓員工在複雜的會議室預約情境中,能以最少步驟完成操作。
介面設計特別強調資訊層級,避免一次攤開過多資訊,善用抽屜、彈窗與滑移變寬等方式,讓使用者在適當時機找到需要的內容,兼顧專注與完整性。
篩選器與篩選抽屜
快速預約功能
會議室表格
切換日期
時段拖拉元件
篩選器與篩選抽屜
會議室卡片
時段拖拉元件
取消會議室
預約記錄
關鍵字篩選
設定會議室預約
設定當週預約
設定跨週預約
選擇預設